大宜宾-四川练团子

标题: 揭秘!宜宾一个神秘家族的兴衰!都藏在了这座百年祠堂里! [打印本页]

作者: 小丸子    时间: 2017-5-4 10:45
标题: 揭秘!宜宾一个神秘家族的兴衰!都藏在了这座百年祠堂里!
我想给你讲很多老南溪的故事
若你想听
我便一直在这里
——丸子


第一记
“隐身”的张家祠堂


上个月,将“张家祠堂”纳入我的工作计划时,关于它的记忆还是一片空白,以至于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无从下笔。于是,便托了绵羊和丁丁帮我四处收集资料,差人打听,只是得到的结果却不尽人意。

后来我们辗转打听到一位对老南溪文化颇有研究的涂先生,以为会有些意外的收获,却也只是从他口中得知了“张家祠堂”的一个后人在两年前便去世了的消息。

[attach]132096[/attach]


张姓氏族祠堂
距“文明门”城楼仅30米
坐北向南,四柱三门
民国37年,南溪县邮局搬迁于此
建筑年代...无从考证...
......
这便是文字记载的“张家祠堂的”所有......




要说有效的、经得起考证的消息也就只有这些了。只是这短短几句话,对于看尽这座古城沧桑变化的老南溪人来说远远不够说尽“张家祠堂”的前世今生,对于年轻人而言更是平淡无感,不知所言。


一个说不尽,一个言不知...“张家祠堂”便在岁月穿梭里渐渐被南溪人遗忘,“隐身”在了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中!




/ 一家一姓一私祠 /


既然知晓了它的存在,去看上它一眼便成了多日来难以释怀的心尖事儿!


[attach]132097[/attach]


· 原来见你只需穿过10' 30''


那天晴空万里,我和丁丁挎上相机便直奔“张家祠堂”而去。从大南溪办公室步行到文明门需要10分钟,文明门右转到“张家祠堂”30秒。这么多年走过文明门无数次,花费掉了数不清的10分30秒,这竟是第一次走进这“隐身”之地,说来也着实惭愧!




整两层的“张家祠堂”因为大大的木门和筑得高高的院墙而显得很宏伟,屋顶的小青瓦、金色的狮子门扣和镶嵌在山门上的碎瓷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只是这光芒依然掩盖不住“张家祠堂”因为人迹罕至而凸显的落寞。


▲小青瓦已经染上了青苔


▲正门上生了锈的狮子门扣


▲用来做装饰的碎瓷片


给我们开门的是一直负责看护祠堂的汤叔(嗯,汤叔其实是个年轻的哥哥,只是汤叔汤叔地叫着反倒和这百年祠堂更契合,就像穿越清末轻声唤着老宅子的管家一般)。大抵是因为祠堂的大门高大而笨重,加之鲜少有人进来参观,所以大多时候汤叔都是为大家打开侧门的。


[attach]132098[/attach]


推开侧门,阳光透过天井暖暖地撒下来,照亮了整个祠堂,这样一来倒也没有了最初想象中的阴森凄凉,只是窗棂上厚厚的灰还在诉说着它这么多年来的冷清和孤寂!几盏古式的灯在各个房檐微微地亮着,天井因为常年的雨露风霜,已经长上了青苔,满满的生命活力!嗯,这一切就应该是这样子,老屋该有的样子!


▲天井照亮了整个祠堂


▲很少被打开的窗棂




侧门的左边是一个宽敞通透的大厅,六扇半对开的木门将大厅曾经上演的繁华和落寞都紧紧地锁在了里面。


[attach]132099[/attach]
▲暖暖的阳光洒进了祠堂大厅


沿着侧门右手边的木梯往上走,轻抚着木栏走过一个房间,华丽戏台上上演的那出霸王别姬早已落幕,戏台背后唱戏老艺人专享的换衣间也早已人去楼空,偌大的戏台上留下的除了那盏老灯,台面上浅浅的灰尘外,也就只剩下我这个倚栏遐想的局外人罢了
[attach]132103[/attach]
[attach]132104[/attach]
▲戏台被修葺得很美


▲因为没人经过,戏台后台已经积满了灰


除去戏台和大厅,整个祠堂剩下的便是戏台上下左右对称的四个房间,走进去,推开雕刻精美的窗户,伴着旧窗特有的吱吱声,文明门热闹的公园和滚滚长江一览无遗。也不知曾经住在这厢的大家小姐可曾想过,窗外的景象会这般热闹,而自己的房间却落得如此冷清。


[attach]132105[/attach]


/ 还好有人记得你 /


这一趟“张家祠堂”之行,最意外的收获大概是遇到了一个曾在这里参加过祭祀活动的张姓大哥了。在“张家祠堂”外喝着坝坝茶的张大哥见我们对祠堂的兴趣颇浓,便兴致勃勃地为我们讲起了他那模糊的,有关“张家祠堂”的记忆。




张大哥说,在他很小的时候,张家的后人们还会到祠堂来参加祭祀活动。祠堂的大厅里摆满了先辈的牌位,香案上也满满当当全是祭祀用的糕点和水果。祭祀活动开始后,老辈子们会坐在戏台上,而辈分小的子孙们便只能站在戏台下方,专心地听着老辈子们的教导。


[attach]132128[/attach]


虽说这记忆太短,但却已经足够让我们联想起一个大家族兴盛时的热闹场景和祭祀的庄严肃穆。


[attach]132129[/attach]
/ 我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 /


现在我们看到的古楼、老屋,大多数的是经过无数次的修葺而成的,“张家祠堂”也不例外。它的前世今生,有记载在书的大抵是经过了三个时期。风云变幻,它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




· 民国37年前


在这之前的时期,“张家祠堂”一直作为张姓私祠在使用,大抵是那时的大家族祠堂并不少见,又或许是那时的世间兵荒马乱、无人顾及,民国37年前的“张家祠堂”一直没有官方的文字记载。


[attach]132131[/attach]


· 民国37年


民国37年,南溪县邮局从中城镇街迁于张家祠堂,本为私人院落的家祠被官方利用起来,这时的张家祠堂才被正式载入了南溪地方史籍。


[attach]132132[/attach]
▲张家祠堂外关于大清邮局的介绍


[attach]132133[/attach]

· 公元2007年


2007年5月,南溪县人民政府公布张家祠堂为文物保护单位,从此,“张家祠堂”便开始了它的“变身”之路。2011年,南溪县人民政府对“张家祠堂”进行了整体修缮,反反复复之后,“张家祠堂”最终成为了现如今的模样。据了解,现在保存的“张家祠堂”只有原始的三分之一那么大!


▲修葺前后的“张家祠堂”的山门


▲通往戏台的路已经发生了大变化




/ 戏台锣鼓犹在耳,家祠零落无一人 /


那天为了让“张家祠堂”的历史更加丰满,大南溪的小编们都发了一条收集祠堂故事的圈子,只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得到的全是“小编,这张家祠堂在哪儿啊?”的疑问,这样看来,这饱经岁月风霜的“张家祠堂”早已从南溪人忙于琐碎生活的记忆中消失掉了。


[attach]132134[/attach]


那香案上随风摇曳的烛火,戏台上咿咿呀呀的唱念坐打,大家闺秀手里一针针绣满的少女情怀,都随风飘逝,再也不能在旁人的心里荡起一丝涟漪。




只是啊,像它这样的“老东西”,它承载过的辉煌是真的,它背负过的落寞也是真的,即使我们不记得,可那些窗棂,那些木栏,那推窗的吱吱声.......它们都在替它记着,只要你去,那些远走的古老时光便都能回到你身边。




/ 写在最后 /


其实在南溪像“张家祠堂”一样神秘而充满故事的古老建筑还有很多,它们带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和历史累计难以估量,只是我们都太过物质化,也太过在意这世间浮华,而忽视了它们的存在。




写到这里,这段日子以来苦心了解的“张家祠堂”也算靠我这笨拙的文字给大家讲述了一二,只可惜自己收集的消息太过浅显,文字功底也到不了家,不能将心中的所思所想声情并茂地传递给大家。


如果你百忙之中突然有了兴趣,不妨去拜访拜访它吧,它的美丽,它的故事从未离去!


[attach]132135[/attach]


我想给你讲很多老南溪的故事
若你想听
我便一直在这里

文/丸子
图/胡键、丁丁

作者: 嘎叶叶    时间: 2017-5-4 10:51
哦,我还以为会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故事
作者: 絕無儘侑    时间: 2017-5-4 11:06
去看看冯家祠堂啊
作者: 一生平安    时间: 2017-5-4 11:32
混经验了
作者: 有你更精彩    时间: 2017-5-4 13:16
这是什么地方
作者: 。。。。。。    时间: 2017-5-4 14:21
。。。。。。
作者: 汐宝    时间: 2017-5-4 14:24
张大佛爷啊
作者: 月夜    时间: 2017-5-4 21:01
。。。。。。
作者: 太子メ闲人    时间: 2017-5-5 05:40
不错,,都不知道这个地方,
作者: 沉默    时间: 2017-5-5 12:58
估计这种地方,很少人会去,
作者: 忆秋    时间: 2017-5-5 16:03
去过好多次南溪,却没有去过这个地方,下次一定去看看。
作者: 钟爱粉色    时间: 2017-5-5 16:16
具体情况
作者: yibin945    时间: 2017-5-5 22:31
南溪?有好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作者: 三胖纸    时间: 2017-5-5 22:41
点赞,混经验……
作者: 最帅教官—青苏    时间: 2017-5-6 00:30
张起灵,,,????
作者: 往事如風    时间: 2017-5-6 00:32
曾经的望族!
作者: 微笑23    时间: 2017-5-6 01:10
去过几回,都是关起门的。
作者: 夕阳阳光下    时间: 2017-5-6 08:50
走过路过
作者: 只有我知!    时间: 2017-5-6 09:55
。。。。
作者: 醉梦红尘    时间: 2017-5-6 13:12
路过,混经验




欢迎光临 大宜宾-四川练团子 (http://dayibi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