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宜宾-四川练团子

标题: 李子柒,谁的白月光回来了 [打印本页]

作者: 王大大    时间: 2024-11-13 10:32
标题: 李子柒,谁的白月光回来了

[attach]2030706[/attach]
停更1000余天,李子柒归来。11月12日下午4点30分,李子柒携最新“漆器”非遗作品全网发布,正式回归大众视野。不到20分钟,“李子柒回归”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第一。截至北京时间11月13日6:00,在微博、哔哩哔哩、抖音、微信视频号和小红书等平台,李子柒两条新发布视频的累计播放量超2.6亿次,点赞量超1170万次,转发量超268万次,评论量超76万次。截至同一时间,两部新发布作品在X、YouTube、Facebook、Instagram的海外播放量总计740万次,总点赞量超过50万次,总转发量超过3.1万次,总评论量超过7.2万次。

乡村的美,像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李子柒的短视频捕捉着乡村美好,把远方的远还给乡村。

她的短视频,饱含着中国乡村美学,舒展着田园生命,人们在这里窥见理想的生活,邂逅“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美好向往。小院、农作物、竹林、野花等乡野风物,让乡村的晨昏日常生出万般美好。李子柒打捞出乡村秀色。镜头里,四川山村的四季流转、辛勤劳作、一日三餐,静静流淌。身着传统服饰,在乡村小道,她或摘春花秋果,或踏雪寻梅,展现着大美乡村。

[attach]2030708[/attach]

她的短视频,让乡愁如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无论是烟火十足,还是质朴真挚,李子柒的短视频抓住了乡土的“根”。她用当代视听语言展现那些数千年来生于斯、长于斯的千千万万人的真实生活,激活了生活细节中的乡愁。七夕节做花饼,中秋节做月饼,到了年关,制红灯笼、剪窗花、做腊味,亲人团聚,举杯小酌,“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意,引发情绪共鸣。她的作品,让潜藏在人们文化记忆中的乡村文化符号重回大众视野,让故乡的面貌从一种模糊的怅惘,变得清晰,治愈乡愁。

她的短视频,打捞着乡村生活的二十四节气,记录着生命的十二时辰。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二十四节气体现了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李子柒的作品,遵循农时,照见流动的节气。春光明媚,采摘鲜花正当时,加入面粉, 一道鲜花饼留住春光。夏日炎炎,樱桃挂树,淘洗发酵,制作美味果酒,留下夏天的秘密。秋天红柿已成,去皮烤制,香甜的味道是秋日记忆。冬日里,抹去白霜,采摘白菜腌制,家常菜里盛满乡村生活的满足味。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李子柒带网友们邂逅乡村生活的简单、真实和自然,让人们窥见生活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每个人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诗意。

[attach]2030709[/attach]

[attach]2030710[/attach]

在赛博空间打造田园牧歌,是这几年网络热门赛道。而贯穿于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非遗元素,毫无疑问是这种中式生活美学的点睛之笔。

在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的颁奖词中,这样评价李子柒:“乡野山涧,她在春绿秋黄里用一餐一饭的影像讲述四季流转的中国故事。酿作绣工,她在传承实践中让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们感受非遗技艺的中华智慧。”

当非遗技艺与李子柒相遇,可以说是一种相互成就,他们以各自的“慢节奏”,成就了一部部现象级的“大爆款”。

[attach]2030712[/attach]

在诗意的“田园牧歌”背后,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是根本。诗意的中国乡村里,有人与人之间温良恭俭让的道德传统,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有“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文脉传承……这也许只是李子柒的短视频中那些不经意却动人的转场。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辛勤与智慧的结晶,成就了视频之外的文化“天赋”。无论是灵动明艳的蜀绣,抑或典雅秀丽的活字印刷术,无论是百味之王的古法制盐,抑或刺激味觉的古法酿造酱油……我们看到了非遗技艺与滋养它们的土地之间,那种水乳交融的意味。而这种风光、技艺、劳作与人之间和谐的美感,或许才是“田园牧歌”最动人的地方。

热忱与耐心“复刻”,让互联网一代对传统的感知更直观、更全面也更具体。比如,我们或许见惯了蚕丝被,但当李子柒从养蚕开始展示蚕丝被的制作过程时,当中所涉及的养蚕、煮茧、剥茧、拉网、叠网、捶打等流程,刷新网友的认知。用身边随手可得的原料,经过一道道工序的加工与改造,制成一件件兼具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物品……李子柒把非遗幕后开放给网友“参观”,令人感叹和佩服古人对生活的细心观察与大胆联想。

在复出前的这段日子里,李子柒步履不停。今年3月,浙江温州木活字印刷术传承人王法万在采访中说,李子柒经常与他进行交流;而今年7月,一张李子柒站在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门口的照片,更是将网友对李子柒新作的期待感拉满。11月12日新发布的视频,她将镜头对准漆器打磨、上色的每一个环节,展现非遗背后蕴藏的匠心。

[attach]2030713[/attach]

从四川出发,中国向世界打开一扇美丽的窗,让人看见烟火生活、乡村秀色,是对外文化传播中值得研究的样本。

这里有古老、诗意、美好的中国。在向世界展示东方生活时,也许不需要重复许多人倾向的猎奇路线。不妨以雅为线索,还原流觞曲水的雅。在这种宁静与诗意中,或许人们想到的是李白的中国、杜甫的中国。

历史文化的风雅中,沉淀着生活智慧的美。中国非遗与全球网友之间,或许存在着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等诸多层面的隔阂,但通过镜头语言打通这些障碍,就可以提炼出一种跨越山海共通的美觉体验。

流量之上,中国青年蓬勃向上。着急“变现”的时代,却有这样的网络清流,沉下心、俯下身,学技艺、长本领。这种“非不能也,是不为也”的态度,展现出中国青年的新面貌新力量。

[attach]2030715[/attach]

我们为什么喜欢李子柒?或许《人民日报》的一句评论说出了答案:“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活出中国人的精彩和自信,是李子柒带给我们的生活启示。”

来源:天府新视界

作者: Relaxing    时间: 2024-11-13 10:46
不知道
作者: 请叫我小仙女    时间: 2024-11-13 12:10
复出了
作者: 吃吃吃吃    时间: 2024-11-13 12:55
真的是学习了
作者: tea    时间: 2024-11-13 13:05
我都不看短视频
作者: 东瓜    时间: 2024-11-13 13:34
这么大篇文章没耐心看完,也不晓得李子柒是啥子人物
作者: 李逍遥    时间: 2024-11-13 13:47
与一些为了蹭热度博流量而失去自我的网红不同,李子柒始终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和理念,不追着流量跑,也不被利益带偏。她的回归对于引导网络上的正确价值观,抵制不良的网络风气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 薪隨心愿    时间: 2024-11-13 13:55
她又更新了吗?我去看看呢
作者: 12345打老虎    时间: 2024-11-13 16:18
祝你好运
作者: 回家真好    时间: 2024-11-13 17:48

作者: 凤叶    时间: 2024-11-13 19:46
祝好运
作者: L~小小    时间: 2024-11-13 19:46
不熟悉!!!
作者: 最后y个、主角    时间: 2024-11-13 19:52
没追过。
作者: 樂尛夢    时间: 2024-11-13 20:15
牛啊,还是想赚钱
作者: 17738152r8sH    时间: 2024-11-13 20:22
为什么为什么
作者: 先余    时间: 2024-11-13 20:44
看完了新更的几个视频
作者: 胖傻妞    时间: 2024-11-13 23:16
真的是学习了这么大篇文章没耐心看完,也不晓得李子柒是啥子人物
作者: 青梅煮茶    时间: 2024-11-14 00:38
不熟,不了解
作者: 缥缈的云    时间: 2024-11-14 07:39
关我屁事!咸吃萝卜淡操心!
作者: 深情浅谈    时间: 2024-11-14 12:37
无所不能的仙女
作者: 薺颰    时间: 2024-11-14 13:14
又复出了。
作者: Relaxing    时间: 2024-11-14 13:35

作者: 刚刚好!!!    时间: 2024-11-14 15:26
四川文旅要打十个
作者: 帅的不是很明显    时间: 2024-11-14 16:20
加油,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




欢迎光临 大宜宾-四川练团子 (http://dayibi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