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宜宾-四川练团子
标题:
舆是乎|企业诉求“直通”解决,服务就是生产力
[打印本页]
作者:
大宜宾雯雯
时间:
2025-4-2 11:49
标题:
舆是乎|企业诉求“直通”解决,服务就是生产力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作者:评论员黄宝峰
前不久,在一场“厅局长坐诊接诉”活动中,来自昆明的多家民营企业带着“疑难杂症”前来求解。省级职能部门联合“接诊”,围绕企业在政策支持、招商引资、税收优惠、降本增效、高端人才短缺等方面的需求面对面“把脉开方”。
云南省自去年创新率先推出的“厅局长坐诊接诉”活动,通过回应一个个诉求,推动解决一类问题、一批问题,建立起政府与企业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及时解决企业“成长中的烦恼”,意义不容小觑。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晴雨表”,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各地因地制宜、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工作重点。
民营企业的诉求往往涉及多个政府部门,惯有模式下,企业需要多次跑、层层批、转圈圈,耗时耗力。而“厅局长坐诊接诉”机制的一个重要突破,就是通过“一把手”现场调度,“对症下药”解决个性问题,“举一反三”破解共性难题。这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也是营商环境优化的发力所在。
这是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不难发现,民营企业发展或多或少面临政策执行“最后一公里”的梗阻。“厅局长坐诊接诉”机制,让决策者直接与企业对话,既能精准识别问题,又能快速协调解决。这种“点对点”服务模式,能极大提升政策执行落地的效率,让企业真正感受到政府的诚意与行动力。“厅局长”带好头、领好路,是有力的表率。
这是“信心红利”的有力彰显。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稳定的预期和信心。云南通过“厅局长坐诊接诊”,还传递了政府支持民营经济的坚定态度。当企业看到厅长、局长亲自过问、督办问题,自然会增强对政策的信任感,从而更愿意扩大投资、创新发展。这种“信心红利”,对地方经济的长期增长至关重要。有了主心骨,企业自身也愿意主动求变,在创新、转型、开放中寻找新增长点。
拼经济,营商环境是绕不开的关键因素。当然,也要避免“坐诊接诉”中“走过场”,只接不办、答而无音。除了定期接诉,还应拓展线上渠道,让企业随时遇到新情况即可反映。各地更要以创新为动力,把优质服务融入民营经济发展全过程,让服务生产力成为未来竞争力。
更为重要的是,要努力从“坐诊”到“治本”,将企业反映的共性问题转化为政策优化升级方向,让民营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跑出“加速度”,为中国经济注入更强劲的活力和动力。
(作者是“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记者)
欢迎光临 大宜宾-四川练团子 (http://dayibi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