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宜宾-四川练团子

标题: 宜宾市文化旅游会展集团未来发展规划(个人建议) [打印本页]

作者: 百事可乐912    时间: 2025-4-24 10:04
标题: 宜宾市文化旅游会展集团未来发展规划(个人建议)

宜宾市文化旅游会展集团未来发展规划(建议)

 

一、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战略定位

以“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创新驱动”为核心,打造宜宾文旅会展产业“旗舰型”国企,成为区域文化旅游中心建设的核心引擎、城市品牌传播的战略平台、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标杆。

 

发展目标:

•短期(2025-2027年):完成三大集团资源深度整合,实现“3+3”业务架构协同运营,文旅会展产业规模突破50亿元,培育3-5个省级以上文旅品牌。

•中期(2028-2030年):建成“景城相融、主客共享”的区域文化旅游中心,文旅会展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新增2-3个国家级文旅品牌,成为成渝地区文旅融合示范企业。

•长期(2031-2035年):跻身全国文旅集团50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旅会展目的地,推动宜宾成为“长江首城·文化强市”。

 

二、核心业务发展路径

(一)旅游开发板块: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1. 景区提质升级:

•重点提升蜀南竹海、兴文石海、李庄古镇、五粮液景区等核心景区品质,推进蜀南竹海创建国家5A级景区,打造“竹海夜游”“石海探险”等沉浸式体验项目。

•开发三江新区、高新区等新兴区域,建设“景城一体”的城市休闲旅游带,布局城市公园、滨水绿道、文创街区等公共空间。

 

2. 乡村旅游创新:

•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推出“宜宾人家”精品民宿集群,开发竹编、酿酒、制茶等非遗体验项目,打造“一县一品”乡村旅游IP。

•建设乡村旅游大数据平台,精准对接客源,推动“后备箱经济”和农产品电商发展。

 

3. 智慧旅游赋能:

•开发“宜游宜宾”全域智慧旅游平台,集成票务预订、交通导航、智能导览、投诉处理等功能,实现“一部手机游宜宾”。

•推广5G、VR/AR、全息投影等技术,打造虚拟景区、数字文物等新业态。

 

(二)会展会议板块:培育会展经济新引擎

1. 场馆运营升级:

•优化宜宾国际会展中心功能布局,引入智能化会议系统,提升承接国际峰会、行业论坛等大型活动的能力。

•建设专业化展馆集群,规划新能源汽车、白酒、竹产业等特色展馆,打造“中国酒都·会展名城”。

 

2. 品牌会展培育:

•持续举办宜宾国际名酒文化节、长江上游生态保护论坛等品牌活动,引入国际知名展会品牌,形成“春有酒博会、夏有竹博会、秋有文旅会、冬有康养展”的四季会展格局。

•开发“会展+旅游”产品,联动景区推出会展游客专属优惠,延长会展产业链。

 

3. 会展数字化转型:

•建设“线上会展平台”,提供云展览、云签约、云直播等服务,打造“永不落幕的展会”。

•运用大数据分析参展商和观众需求,实现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

(三)文化演艺板块:激活文化IP新价值

 

1. 精品剧目创作:

•推出大型实景演艺《大江由此东去》升级版,融入全息投影、无人机灯光秀等科技元素,打造长江文化标志性演出。

•创作反映宜宾历史文化、红色基因、民俗风情的音乐剧、歌舞剧,如《哪吒传奇》《李庄往事》等,推动“一县一剧”品牌建设。

 

2. 演艺空间拓展:

•改造提升宜宾市博物院、李庄抗战文化纪念馆等场馆,增设沉浸式剧场、非遗工坊等体验空间。

•建设“宜宾之夜”文化演艺集聚区,引入脱口秀、民谣演出等潮流业态,打造夜间经济新地标。

 

3. 文化IP开发:

•挖掘“哪吒故里”“竹文化”“酒文化”等核心IP,开发动漫、影视、游戏等衍生产品,建设哪吒主题乐园、竹文化产业园等项目。

•与中央美院、中国歌剧舞剧院等机构合作,建立IP创作孵化基地,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市场价值。

 

三、潜力领域培育策略

(一)体育赛事:打造“活力宜宾”新名片

1. 赛事品牌打造:

•升级宜宾长江马拉松为国际田联金标赛事,引入山地自行车、攀岩、水上运动等赛事,建设“长江上游体育赛事中心”。

•开发“体育+旅游”线路,如竹海徒步、石海攀岩、三江夜游等,吸引体育爱好者和游客。

 

2. 场馆运营创新:

•运营宜宾体育中心、水上运动中心等场馆,引入市场化运营机制,承接商业赛事、演唱会等活动,提升场馆利用率。

•建设智慧体育平台,提供赛事报名、运动健康管理等服务。

 

(二)教育艺术培训:构建文旅人才生态圈

1. 研学旅行开发:

•推出“长江文脉”“竹韵匠心”“红色记忆”等主题研学线路,建设李庄抗战文化研学基地、蜀南竹海自然教育基地等。

•开发研学课程体系,与学校、教育机构合作,打造“行走的课堂”。

 

2. 艺术教育拓展:

•设立宜宾文旅艺术培训学院,开设非遗传承、舞台艺术、会展策划等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

•举办“长江少年艺术季”等活动,搭建青少年艺术交流平台。

 

(三)智慧健康养老:探索康养文旅新模式

1. 康养项目建设:

•依托蜀南竹海、兴文石海等生态资源,建设高端康养度假基地,提供中医理疗、森林康养、温泉疗养等服务。

•开发“候鸟式”养老产品,吸引成渝及全国老年群体。

 

2. 智慧养老服务:

• 推广智能穿戴设备、健康监测系统,为老年人提供远程医疗、紧急救援等服务。

•建设“宜宾康养云平台”,整合医疗、养老、旅游资源,实现一站式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资源整合与协同机制

•建立“集团-子公司-项目”三级管控体系,实现人、财、物统一调配,避免重复投资和同质化竞争。

•设立文旅会展产业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开发,推动资源资本化运作。

 

(二)政策支持与合作交流

•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文旅产业政策支持,申请文旅融合示范项目、非遗保护资金等。

•加强与成都、重庆、乐山等城市的区域合作,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推出跨区域精品线路。

•深化与携程、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合作,开展“网红城市”营销,提升宜宾文旅知名度。

 

(三)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

•实施“文旅人才引育计划”,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与高校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

•设立文旅科技创新中心,研发智慧文旅、数字演艺等关键技术,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四)品牌建设与形象塑造

•打造“长江首城·宜人宜宾”城市品牌,统一视觉识别系统,在央视、高铁、机场等渠道投放品牌广告。

•策划“跟着央视秋晚游宜宾”“长江文化体验季”等主题活动,强化品牌传播。

 

(五)可持续发展与风险防控

•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红线,在景区开发中采用绿色建筑、低碳技术,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加强投资、运营、市场等方面的风险管控,确保企业稳健发展。

 

五、实施步骤

2025年:完成集团组织架构调整,启动蜀南竹海5A创建、智慧旅游平台建设等重点项目,举办首届宜宾国际文旅会展节。

2026年:建成“宜游宜宾”平台,推出《大江由此东去》升级版,培育2-3个省级文旅品牌。

2027年:文旅会展产业规模突破50亿元,新增1个国家级文旅品牌,区域影响力显著提升。

2028-2030年:实现战略目标,成为成渝地区文旅融合示范企业。

 

展望:

宜宾市文化旅游会展集团将以“整合资源、创新驱动、融合发展”为路径,通过五年努力,构建“大旅游、大会展、大文化”产业格局,为宜宾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注入强劲动力,成为长江上游文旅会展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企业。






欢迎光临 大宜宾-四川练团子 (http://dayibi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