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宜宾-四川练团子
标题:
时代新农人 | 杨俊:牵好产业“牛鼻子” 过上幸福好日子
[打印本页]
作者:
王大大
时间:
2025-5-12 16:03
标题:
时代新农人 | 杨俊:牵好产业“牛鼻子” 过上幸福好日子
牵好产业“牛鼻子” 过上幸福好日子
巡场镇芙蓉村
紧紧抓住产业富农这个“牛鼻子”
肉牛养殖产业得到迅猛发展
村民们忙得不亦乐乎
[attach]2054900[/attach]
今天就跟随小编
一起去看看
“新农人”杨俊
是如何带着村民
搞养殖化身“兴农人”
助力经济快速发展
[attach]2054901[/attach]
45岁的杨俊是芙蓉村的村委会委员,也是镇人大代表。自2016年起,他就开始投身养殖业养殖肉兔;成立专业合作社,从事家禽、家畜养殖以及粮油作物种植。2022年村里土地流转,在镇、村协调下,杨俊承包120余亩土地发展种养殖业。
[attach]2054902[/attach]
[attach]2054903[/attach]
杨俊
当时联系到了兴文县一家高产的“金牧良草”草种,定了3万株种子,第一批买了25头牛,后面又陆陆续续买了几十头,母牛下的崽也有几十头,现在大大小小有100左右头牛。
[attach]2054904[/attach]
目前,杨俊共流转土地170余亩,所引进的“金牧良草”年产量能达到3000吨左右,有了粮草,帮牛场解决了“后勤问题”。为了响应国家对养殖业的环保高要求,此时的杨俊通过外出参观学习、上网浏览,开始自主探索,开辟一条种养循环的“绿色”养殖道路。
[attach]2054905[/attach]
[attach]2054906[/attach]
杨俊
牧草种植了以后我买了牛,所有的牛粪经过发酵处理后,全部还田,牧草的肥料给够了,产量也会相应提高,这样就能一直保持种养循环。周边很多农户种庄稼需要用到牛粪,我也会免费提供给他们。
[attach]2054907[/attach]
现如今,杨俊建设的牛场总面积达到3000余平米。目前存栏100余头,种植牧草170余亩,未来计划引进300到400头牛以扩大规模。同时,他的种养殖业发展还盘活了村里的闲置劳动力,让本村群众通过务工等方式获得额外收入。
[attach]2054908[/attach]
据了解,该牛场固定用工6、7个人,其中有脱贫户和低保户。农忙时,周边闲置人员每年有5000人次以上工作,平均每户增收5000至10000元。
在杨俊的影响下
村里一批人也纷纷建起牛场
种起了牧草
[attach]2054910[/attach]
芙蓉村13社的村民陈光容就是一个例子,她家在杨俊的影响下搭上了养牛顺风车,也建起了牛场,种起了牧草,自家的种养殖业发展起来了。
[attach]2054911[/attach]
[attach]2054912[/attach]
芙蓉村13社陈光容
我们村正在打造“千牛村”,在杨俊的带领下做了有两三年,牛有40余头,面积有四百多平方米,我们对产业发展很有信心。
[attach]2054913[/attach]
今年芙蓉村联合鞍子村、溪尾村,准备共同打造珙县巡场镇2025年度川南肉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通过建设“千牛村”,全镇发展肉牛千头,其中能繁母牛占比50%以上。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巡场镇实现年肉牛出栏2000头,出栏能力增加40%,产值增加40%。
对于未来的规划
杨俊这位“新农人”
还将目标瞄准了
养殖业的全产业发展
[attach]2054915[/attach]
[attach]2054916[/attach]
杨俊
肉牛产业达到一定规模时,我计划建一个针对肉牛的专业屠宰场,牛肉可以销往当地的餐馆和市场,还可以打造牛肉深加工,做牛肉干,线上线下同时销售。
这些“新农人”扎根农村的故事
只是珙县乡村振兴建设的缩影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耕耘收获
为乡村振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来源:珙县发布
欢迎光临 大宜宾-四川练团子 (http://dayibi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