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有八县二区 你知道名字都是怎么来的吗? 看似简单的名字,其实大有深意! 每个区县的名字,都是有由来的 今天一起了解一下吧~
翠屏区
以翠屏山命名
翠屏区处在全市的中心位置,是宜宾市政府所在地,前身是1951-1997年之间的宜宾市(县级,现在俗称小宜宾市),以前还不叫翠屏区。
1996年10月建地级宜宾市时,原小宜宾市以城西的翠屏山而命名,改建为翠屏区,所以才有了现在的翠屏区。
南溪区 以前叫南广,不叫南溪
南溪区是宜宾第二个市辖区,前身是南溪县,然而南溪最开始也不叫南溪,在隋朝以前叫南广县。
南广县到了隋朝仁寿初年(601-604年),因为太子杨广名字里面有一个“广”字,为了避太子杨广讳,便改名为南溪县。
宜宾县 以前叫僰道县,不叫宜宾县
宜宾县是宜宾最大的县级行政区,面积和人口都是,宜宾县以前的县城不在柏溪,而是现在三江汇合处的宜宾城,后来设“小宜宾市”时才迁走。
北宋的时候,僰道县合并了西北面的宜宾县后,因“僰”字不雅,便更名为宜宾县。
筠连县
地产筠竹而得名
筠连是一个组合的地名,其名称来源要追溯到唐朝,唐朝时期设立了羁縻筠州、连州,后来合并为筠连县至今。
筠连之名还有一个原因,当时筠连的四面山上多是筠竹,自然奇景,美不胜收,筠连之“筠”,由此而来。
高县
前身是高州 ▲胡泽荣/摄
在宜宾有一种说法是“高县不高,屏山不平”,现在的高县县城位于南广河边,全县大多处在浅丘地带,地势的确不高,地名没错,是因为这么多年过去了,县城的位置发生了迁移。
高县的前身是高州,唐朝时设立了羁縻高州(今筠连县镇舟),因地势高而得名,后来高州被降为高县。
兴文县 取“兴文治、偃武功”之意
兴文县是四川最大的苗族聚居地,自古就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由以前的兴文和古宋(原属叙永管辖)两县而组成。
明朝时,汉僰九丝大战,古僰族消亡,是年取“兴文治、偃武功”之意,改名为兴文县至今。
珙县
以前叫珙州,不叫珙县
今日珙县境内分为洛浦河、南广河两大水系,珙县之“珙”,即得名于洛浦河中一种名叫“珙石”的白色石头。最早的珙县县城在今日的珙泉镇。
元朝是改下罗计长官司(今珙泉镇)为珙州。明朝降州为县,名珙县,沿袭至今。
长宁县
以"长远而安宁”得名
长宁县因“地居川南最远地方,每有事而能长远安宁”而得名。
▲魏复军/摄
唐朝初年设置羁縻长宁州、淯州,明朝分长宁州改设为长宁、安宁县,后来废安宁县并入长宁县。
江安县 组合地名
江安县和筠连县一样,是一个组合地名,以前的江安面积很大。
汉朝时为江阳县,东晋时割江阳县地置汉安县,隋朝,各取江阳、汉安一字,改名江安。
屏山县 因“县东有宝屏山”得名
屏山县,因县东有宝屏山,山如屏障,而得名。
明朝时,以马湖府治背靠的锦屏山而取名,在马湖府下设立了屏山县,驻今锦屏镇,后来由于向家坝水电站的修建,才将县城迁往现在所在地。 原来,这些地名背后竟然有这么多学问 所以说 宜宾每个县都是很有文化滴~
来源:当下宜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