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现在老城区拥堵情况得到有效缓解,但仍有不少业内人士对宜宾未来的城市交通充满了担忧:一个单循环不可能让老城区缓堵工作一劳永逸。
从出行方式到基础设施改善,我们更应该长远的看待宜宾交通问题。
据交警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宜宾全市共有各类机动车69万余辆,另有已注册登记的电瓶车24万余辆,位居全省第六,驾驶人109万余人,近5年来机动车和驾驶人年均增长率达11.66%。
今年3月,宜宾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70万。
在翠屏区范围内,在交警部门登记在册的小汽车是12万辆;而这当中还不包括以前为了躲避缴纳过桥费而在其他区县上牌的车辆,这部分数量保守估计在2万辆左右;如果再算上每天途经中心城区的过境车辆,约有5万辆。
“在面积只有1.87平方公里的狭小范围内每天有19万辆机动车在中心城区活动,而通过9个监测点监测到的数据显示,每天老城区有44万到51万辆的车流量。”
面对这一数据,宜宾市交警支队支队长雷克华在接受本刊专访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在我看来,以目前的情况看,老城区车流量达到70万量是一个上限,如果车流量再增长,照目前的交通组织能力老城区那时候已经无法承载如此大的车流量了。”
“大概多久宜宾老城区车流量将达到这个上限?”
“估计三年吧,也就是2020年。”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在老城区甚至整个中心城区,交通问题越来越严峻。
根据宜宾的实际情况,公交车应该是缓解交通拥堵的一把“利器”。
雷克华表示,解决城市拥堵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改变市民的出行方式。近年来,宜宾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公交车,自行车,步行都是出行的选择之一,但对有车一族来说出行方式仍是比较单一的驾车出行。
“这些多元化的出行方式对宜宾而言,最便捷的还是公交车。”采访中,不少人表示,宜宾现在的交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公共交通不够发达造成的,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同时,还应利用多种手段,让公众转变出行习惯,由个性化的私家车出行更多地向公共交通分流。
有些城市已经采取了小汽车摇号、限行,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希望能降低私家车的出行强度。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拥堵,但是这样的限制方式会让市民产生被剥夺感。如果人们选择公共交通服务是缘于限制开车方式而产生了剥夺感,那么这些暂时性的措施只会陷入尴尬的境地。
公共交通义务监督员赖以良表示,政府需要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覆盖面积不断延伸,提升公共交通产品的数量与质量,在运载量与舒适度上双管齐下,以不至于让选择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客感觉那么“不体面”。
据知情人透露,随着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面对日益加剧的车流人流,交管部门也提出对长江桥交通组织优化建议。
银龙环岛交通组织优化前
银龙环岛交通组织优化后
“长江桥目前已经严重超负荷,市民抱怨桥上经常堵车,其实不然。”该知情人解释,长江桥正常通行并没有问题,主要根结在于桥上交通事故太频繁。
据交管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初,长江桥发生交通事故160余起,车辆机械故障10余起。“几乎每天都有追尾发生,而追尾事故中90%以上是侧面追尾,这说明长江桥太窄了。”
有业内人士表示,长江桥桥面设计缺乏合理性,每条车道宽3.75米,且未设置非机动车道。
对此,交管部门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优化建议:实行两项分离,即汽车与两轮分离,小汽车与大车分离,重新划分桥面车道,在保持现有机动车道的情况下,增加2条非机动车道,实现机非分离。并在桥面增设标志牌、分道信号灯电子警察等确保行驶安全。同时对南桥头区域交通组织优化,快速分流。
长江桥的优化方案,被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是在为城区交通规划“还账”,在他们看来,宜宾城市规划一直缺乏前瞻性,而岷江桥南改造就是他们“吐槽”的对象。
此前有媒体报道,岷江桥南改造工作已经势在必行。改造有两种方案:建高架桥或下穿隧道。对比这两种方案,有业内人士表示不妥,并多次向设计单位提出自己的建议。在他们看来,改造岷江桥南立交,整个设计理念还是回到以前的双向平面交通,“果真这样,那么我敢断言,立交通车之日就是堵车之时。”
有人以宜宾山水原著小区内的5号路为例,交警部门曾对该路段进行过测量,宽只有9米。其路幅仅达到支线的标准,“作为专业人士,我认为该路段至少应该要修12米宽。”该业内人士表示,该路段有小学,况且山水原著目前入住率还不是很高,“等到小区住户越来越多,这段路拥堵肯定是必然的。”
采访中,不论是业内人士还是热心市民,对于堵车问题,他们认为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城市路网的规划布局缺乏前瞻性、协调性。
“城市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有关部门的决策者和设计者缺乏统筹考虑。而对既成事实下的不合理路网,仍然缺乏科学、系统的策略,顶多是哪堵治哪,未能抓住问题的根本。”
据宜宾交警支队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各类机动车69万余辆,另有已注册登记的电瓶车24万余辆、位居全省第六,驾驶人109万余人,近5年来机动车和驾驶人年均增长率达11.66%。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小城市人、车、路矛盾日渐突出,新老城区交错并存,地方经济相对薄弱,道路设施欠账较多,机动车辆发展迅猛,这些都成为制约中小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瓶颈。
有业内人士坦言,宜宾汽车市场还没完全发展起来就先堵上了,这点和其他一些一线城市相像:等汽车发展起来了再修路,以汽车为导向的城市规划已经成为不少城市拥堵的通病。
而宜宾中心城区拥堵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以前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缺乏前瞻性和创新理念,已明显跟不上城市发展速度。”
支招缓解拥堵
对于城区、南岸、江北三个区域的连接,以及老城区内部的一些街道或多或少都存在交通不畅、拥堵等现象,不少市民也提出自己的缓堵见解。
曾经有市民考虑,错峰上下班是缓解交通的一个良方。
“我家住在蒲草田,上班地点在理想城,每天早上我都会选择骑公共自行车到上班的地方,很多时候骑自行车会比驾车、坐车还先到单位。”市民冯先生说,从蒲草田到理想城几乎都是下坡路段,骑自行车也不用费太大的劲。
“要想通行快,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减少道路上的私家车,希望有关部门将公交车的线路规划得更加合理,只要城市公交车方便市民,驾车出行的市民自然少了,这样道路也就没有那么拥堵了。”
一直以来,市民颜新阳对城区缓堵始终秉持这一观点:将老城区政府机构、学校、医院等城市配套迁移出老城区。
在他看来,宜宾老城区现在的开发强度已经远远超过其承载能力,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把政府机关和一些城市配套外迁,减少老城区交通压力。“把人流物流转移到其他区域,让老城区休息一下。”
“我觉得不单单是针对老城区,其他区域也应该有这样的思路,政务中心就应该搬走。”在叙府路受尽拥堵“折磨”的江熙杰对这一路段的交通状况怨声载道。“叙府路现在已经成为连接临港和南岸的重要通道,加上南客站很多班车也要途径这里,一到下班时间就堵得很。”
对于交通堵塞,大部分车主都是通过电台来获悉,但这个方式往往速度太慢,不能满足车主的需求。
“眼看前面百米处开始路堵,这个时候我打开广播来得及吗?往往这个时候,他在播报其他的交通内容。”私家车主李涛说,收听电台太过被动,“如将‘被动’收听升级为‘互动’问讯,岂不更加方便市民?”
李涛的意见得到众多车主的赞同,有车主建议,在保证网络安全的前提下,还可考虑将全市主要路段的实时监控视频连接到互联网上,公众可通过电脑、手机上网,随时查询交通路况实时图像,选择最优的出行路线,这必将大大缓解宜宾市交通拥堵情况。
无路可绕,是目前宜宾城区分流过境车辆的最大问题。
“其实中坝桥,长江桥,七星大道就是绕城路,可能当时没考虑到宜宾发展如此迅速,所以这三个地方已经成为宜宾城区的中心道路。”雷克华表示,要改变这种情况,要寄希望于正在建设的宜宾绕城高速,宜宾绕城已修建多年,东段已经形成通行能力,但其他段还未连通。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在市政协、相关民主党派人士的建议下,政府相关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对过境车辆问题的解决,相信很快会有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办法。
无论是南广立交桥项目还是即将上马的岷江桥头南桥头改造项目,一名普通的交通民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项目都是以城区双向通行的理念来做的,其设计理念与目前的单循环是不相匹配的。”
公允的说,宜宾近几年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是巨大的,城市形象也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但受制于拆迁及空间的原因,对中心城区尤其是老城区道路的改善多属于“装修”级,而真正能从根本上改善城区交通的工程并不多,有交警建议,希望在上马一些涉及交通的重大工程前,应当对交警方面提供的数据给予高度重视,兼听则明,这一点,放在听取市民及广大网友意见上,同样适用。
来源:周刊君
|